4+7集采休克,各省、聯盟自主準入模式將百花齊放
原創: 卞行天下 wisdom咨詢 2018-12-19
近日,部分媒體和微信公眾號危言聳聽,毫無根據地一會說這個地方跟進4+7集采價格,一會說那個地方采取4+7集采模式,無外乎作為標題黨賺取點流量而已。
[卞行天下]匯總l了4+7集采開始后各省市陸續出臺的藥品準入文件,醫藥人就很容易判別3-5年我國藥品集中采購的主流模式和特征了。
12月5日,4+7集采在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事務管理所進行哦。
于此同時,
浙江省藥械采購中心發布《2018年浙江省關于調整部分掛網采購產品醫保支付標準等有關事項的通知(二)》,22個藥品醫保支付標準得以提高,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仿制藥醫保支付標準遠遠高于4+7集采中選價格。
哈爾濱市衛生計生委發布《關于印發公立醫療機構藥品跨區域集團采購改革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哈爾濱南崗區、賓縣及哈爾濱市二院加入深圳市集團采購,開展跨區域聯合帶量采購的改革試點工作。
韶關市衛計委發文,試行跨區域聯合集中采購改革。截止日前,廣東21個地市已有深圳、東莞、廣州、佛山、肇慶、中山、珠海、河源、韶關等9個地市已啟動GPO采購,其余12個地市GPO平臺年底上線。
廣東省和各地市GPO通過一致性評價藥物與原研藥物同組在第三質量層次,有內部消息稱第三質量層次與第四質量層次差價率可達2.7倍。
12月6日,4+7集采擬中選品種價格公示。
12月11日
內蒙古自治區藥械集中采購中心發布《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關于公布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等藥品資質審核結果的通知》,公布了40個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 (74個品規) 的掛網價格。限價掛網且納入4+7集采目錄的9個品種19個品規公布的掛網價格均比4+7集采企業報價或中選價高出40%以上,最高提價幅度近5倍。
12月12日
安徽省流出改良型帶量采購方案:即不會完全照搬4+7模式,但會在充分參考4+7品種降幅(包括未中標的報價降幅)、參與品種成交率、最終采購價格。
12月14日
上海市醫藥集中招標事務管理所組織中選企業代表會議,稱:基于不同采購模式、預付模式,事務所建議其他省市不采集4+7集采價格,事務所可出函并蓋藥事所公章。
海南省發布《關于公示部分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掛網的通知》,21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藥品掛網價格均高出4+7集采中選價格,甚至達2-4倍。
12月17日,4+7集中選品種及價格公示。
12月17日
上海醫保局負責醫藥集中采購的副處長向《第1財經》透露,4+7集采有5大擔憂需要解決。上海作為集采的先頭單位,將率先出臺配套文件明確帶量采購的細節和原則。藥品的采購有很多種方式,帶量采購只是其中一種,要很好的實現帶量采購的,還需要大量的配套政策的實行,包括醫護人員薪酬體制的改革、藥品審批制度的改革,只有這些政策共同發力,才能最終形成藥品價格的市場化形成機制。
12月18日
陜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剛劃歸陜西省醫保局) 發布《關于通過一致性評價藥品陽光采購有關問題的通知》。
西安市是4+7集采城市,因此這份文件應該是對4+7集采最有代表性及影響力的回應,卻沒有引發醫藥人的足夠重視與思考。
文件規定:
已公示但未確認限價的通過一致性評價藥物列入直接掛網目錄,由醫療機構議價采購。而公示的限價均高出4+7集采價格的好幾倍,大部分通過評價的品種比此前中標品種的價格均大幅度提升。
未過評產品限價或掛網價高于一致性評價藥品時,暫緩公示或暫停掛網交易。由申報企業參照一致性評價藥品的掛網價格重新申報掛網價,并承諾不高于外省最低掛網中(標)價。
企業自愿以4+7談判價在我省掛網的,優先列入限價掛網目錄。(此條,間接說明了西安不執行4+7,其他地市也不價格聯動,企業自主選擇)
綜上所述,我國未來3-5年的藥品采購模式已然清晰:
4+7集采有諸多不符合其他省市現狀及亟待研究的方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處于休克狀態或適度范圍的試驗狀態,包括已納入4+7范圍的省市執行時都會像陜西省一樣考慮本省的實際狀況。
3-5年內,我國藥品采購模式將處于百花齊放階段,以各省市改良、創新的自主模式為主要特征。
3-5年內,一致性評價藥物政策利好,醫藥人應當快速搶占一致性評價藥物資源,利用好這3-5年的喘息期,調整產品結構和業務模型,迎接我國醫藥改革的新時代。
同意[卞行天下]分析,請轉發本文,并打賞支持,讓醫藥界不再恐慌,積極行動起來!